一米时光网>健康成长
不同月龄的宝宝吃夜奶的次数不同,根据宝宝的身体发育情况,再决定是否戒除夜奶:新生儿期:由于胃容量比较小,且不会区别昼夜,所以哺乳没有昼夜之别,必须在婴儿饥饿时或者想要饮奶时才授乳,一般间隔3小时左右。2-3个月:胃容量增大,每次饮奶量也增大,夜间最后一次足量喂奶后,后半夜可睡5-6小时,可根据实际情况喂1-2次夜奶。4-5个月:后半夜可睡6-7小时,可考虑不用喂夜奶。5-6个月:夜间入睡后最多喂奶一次。5-6月以上:如果生长发育达标,就应该考虑戒掉夜奶习惯。为什么要戒夜奶?作为妈妈,戒掉夜奶除了能睡整夜觉的小庆幸外,也是为孩子的健康考虑。妈妈是最了解宝宝的,知道宝宝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饿了,只是对吃夜奶有瘾罢了,或者他需要喝奶来得到安慰。夜奶习惯一旦形成,很难戒掉。夜奶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。宝宝正在长身体的时候,一夜安睡对宝宝更重要。夜奶加重宝宝肠胃负担。夜间人体生理机能减退,宝宝多次喝夜奶,容易加重肠胃负担,引起消化系统方面的障碍。影响宝宝生长发育。夜间正是宝宝生长激素分泌旺盛的时间,频繁醒来会……
2020-09-023937
家长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厌食,不过家长们也不可盲目。办法总比困难多,对待厌食这件事要“对症下药”,我就给你们一些不错的建议。提升自己的厨艺前面晨妈提到,孩子不喜欢吃饭有一部分原因是饭菜不够可口。因此,家长们就要适当地提升一下自己的厨艺。除了在味道上进行改良外,还可以在食物的形状或者餐具上改良,这样能够增强孩子对食物的兴趣。养成好的饮食时间规律一些孩子常常因为贪玩而错过吃饭的时间,这样是很不好的。家长要严格要求孩子按时吃饭,要明确的告诉他们:如果不按时吃饭,零食也不许吃。同时家长也要少给孩子准备些零食,不要让零食成为他们健康路上的绊脚石。让孩子多运动这个方法看上去好像和厌食没有关系,你听晨妈慢慢给你说来。多运动有很多好处,锻炼身体是众所周知的。除了能够锻炼身体外,多运动可以让孩子消耗体力,增强他们的饥饿感。一旦饥饿感来袭,孩子们自然也就不会厌食了。家长要以身作则很多时候,不只是孩子厌食,一些家长也有挑食的毛病。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会跟着家长学,因此各位家长们要以身作则,不要挑食!而且,有的家长工作比较忙,常常会饥一顿饱一顿,吃饭没有规律。这样的情况下,孩子也就没办法好好吃饭了。有句话是这么说的:“儿吃一口,娘喜心头。”由此可见,娃多吃一口饭,当妈的心里有多开心。在面对孩子厌食的时候,不要强迫他们进食,要学会……
2020-08-243351
之前,就看到这样一则令人哭笑不得的新闻。一名高三女生因为无法静心学习,妈妈给她服用一种“聪明药”,两个月后,她的成绩突飞猛进,冲进班级前十。实际上,“聪明药”是治疗多动症所用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剂,长期服用会造成精神依赖。给孩子买“聪明药”的背后,反映了这位妈妈望子成龙的心。但是“聪明药”真的存在吗?这世上没有一种药能让孩子吃了就变聪明。但是有很多方法,可以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。从怀孕开始,我们就能听到很多关于让孩子变聪明的“秘诀”:吃芝麻核桃、喝含DHA的奶粉、胎教……这些“秘诀”虽然不能一棒子打死,但也不能完全听之信之。孩子大脑发育是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的双重作用,甚至后天环境是决定性的。所谓“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拼”,十分贴切。那么,孩子的大脑发育,到底蕴藏着什么“秘密”?孩子的智力水平的确决定一生,但是揠苗助长的方式只能“一时爽”。了解孩子的大脑发育“密码”,为孩子的智力建造一个好的“发动机”才最重要。期刊《脑结构和功能》中指出:人的大脑发育受多方因素影响,持续时间也很长。从子宫内开始,直至成年早期,我们的大脑都在发育。尽管有这么漫长的时间,出生后前五年是大脑神经系统发育最活跃的阶段,被认为是大脑发育的“黄金期”,而三岁以前更是“黄金期”中的高峰期。大脑发育的过程,实质上是……
2020-08-213221
俗话说:“坐如钟,站如松。”仪态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气质形象。不仅如此,因为坐姿站姿不标准导致的脊柱变形等情况还会危害身体健康。孩子的身体处在发育阶段还未成型,比起大人来说更容易受到不良姿势的影响,不仅对身高健康有所危害,严重还会影响智力,家长真的应该早点注意!很多家长会错误的觉得,孩子学习要紧,姿势不标准也没关系,长大之后再纠正也不迟。但殊不知,不良的姿势影响孩子的脊柱发育,不仅很难逆转,还会导致很多健康问题。驼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脊柱变形,是胸椎后突所引起的形态改变。孩子长期含胸,头部前倾,埋头写字会对我们的脊柱造成压迫,从而形成驼背。人的上身的长度主要与脊柱有关,脊柱变形呈现弯曲倾斜状态,比起正常的孩子,很容易就能看出高度上的差异。再加上孩子习惯性低头窝胸和韧带紧缩,脊柱胸段向后弯曲,使椎体前方承受的压力大于后方,前方骨骺的坏死影响了前半椎体高度的发育,从而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……
2020-06-203340
全国“体验版夏季”已到期,“畅享版夏季”来了,家里有没有感受到夏天扑面而来的“热情”呢?这种“热情”让人燥得头大,但如果要是患了“热感冒”,就不是头大不大的事了。前两天在电梯里,看到一个宝宝一直流鼻涕,家里的老人念叨着孩妈:“你出去是不是没给加衣服,怎么感冒了啊?”孩子妈也自责着说:“这么热的天,加了衣服不得中暑啊,我也纳闷孩子咋感冒了?”老人说:“回去了,吃完饭给孩子沏一袋板蓝根,预防预防!”此时此刻,我非常想阻止老太太,但是本着“不管人家家务事”的态度,理智让我克制住了管“这个闲事”。所以今天来絮叨絮叨……
2020-06-162263
周末到朋友家串门,趁着朋友小儿子午睡,我们两宝妈相谈甚欢。后面传来孩子一阵哭声,朋友赶紧奔去哄孩子了。我也跟过去看看小家伙,只不过娃额头脖子上都是汗,后背也是湿了一大块,出汗真的很严重。我打趣道:这是个小汗人啊。朋友笑笑说:没办法,这娃就爱出汗,夏天更容易出汗,有时早上起来,枕头巾都是湿的。想想也确是如此,生活中,很多宝妈都有这样的感觉:“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出汗”“睡觉像洗了个头”......每当遇到这种情况,有些家长会习以为常,还有些家长会格外地担心,害怕孩子身体出啥问题,或是缺少什么元素......
2020-06-142389
上周末和小姐妹聚餐,席间,安安不停地喂孩子喝骨头汤,只有3岁的壮壮喝了将近一碗。安安一边喂一边说:“多喝汤,长高高。”然后还跟倩倩说:“喝骨头汤是补钙的哦~给你家哇哇也盛一碗吧?”倩倩:“别提了,我家哇哇现在只吃肉,不吃蔬菜,愁死我了,我现在都把蔬菜藏在其他食物的后面。”说完喂了孩子一口,只见哇哇嚼两口就吐出来了,“我要吃肉肉,这不是肉肉。”两人突然看着我:“唉,这些年,每次聚餐,就羡慕你,不用操心孩子吃饭的问题。”其实不止我这两个闺蜜,很多父母在给孩子加辅食的时候就走进了误区,今天我真的要好好和你们唠叨一下这“添加辅食的8大误区”,一次性给大家扫清这些喂养的雷区……
2020-06-143054
小红书上一个新手妈妈发帖说自己两个多月的女儿在睡梦中猝死。事前没有任何征兆,在家里发现不对劲后迅速送去了医院,即便是只有5分钟的路程,也没能救回女儿。医生说,这种病症发生在家中,基本上没有救过来的希望,即便是在医院,能救回来的概率也很小。医学上管这种情况叫婴儿猝死综合征(简称SIDS),也称摇篮死亡,常见于2-12个月的孩子,几乎所有发病的婴儿都是在睡梦中突发意外的,SIDS并不算罕见,发病率一般为1‰~2‰,平均每1500个婴儿就可能会有一个,在今时今日的医疗条件下,已经是一个很高的数字,美国每年约有1600名婴儿因此死亡。可以说,这个病是新生儿第一大杀手……
2020-06-134010
老人看孩子身体好不好,总是会先看看孩子的小手。“白月牙这么多,身体不错。”这指的是孩子指甲上白白的月牙部分,老人觉得月牙多代表身体好,这种说法在医学上虽然没有得到证实,但孩子的许多健康问题确实能在指甲上反映出来。如果孩子的小指甲有下面5种情况,家长就要注意了!白色斑点孩子手指盖上如果出现圆点状、云朵状或是絮状的小白点,家长别不当回事,很有可能是这4个问题造成的。营养不良很多家长觉得给孩子在吃上没少花钱,怎么还会营养不良?这是因为孩子吃东西并不一定是越贵越好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,特别是要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。如果这两种营养物质不足,孩子的指甲甲母质的营养可能就会有问题,导致出现白色斑点。感冒发烧孩子感冒生病也会影响指甲的甲母质,时间长了指甲上就会出现白色的斑点。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如果有过敏发疹子的症状,从指甲上也会显现出来,家长可以通过这一点尽早判断孩子身体情况。感染真菌许多孩子喜欢咬手指甲,敏感的甲床没有了指甲的保护,长期暴露在外,很容易就感染真菌。除此之外,孩子的小手长期泡在水里,或是很喜欢玩泥巴触碰细菌多的地方也容易感染。真菌破坏了甲板,就会在上面形成白点。胃肠道问题……
2020-06-123840
前段时间,蛋蛋外婆来家里玩,说的最多的就是“蛋蛋把袜子穿上,小心光脚着凉”。每逢夏日,我家这不耐热的娃最喜欢的就是光着脚丫子撒欢。没想到自从外婆来了之后,娃却被上了“紧箍咒”,念叨着“寒从脚起”之类的话,追着蛋蛋要套袜子。晚上我给蛋蛋脱袜子时,小家伙如释重负说了一句:“终于解放啦!”可以看出来他有多不情愿了吧。可惜娃的小脚丫不会说话,不然一定会向外婆抗议:放我出来~炎炎夏日,光脚真的会生病吗?事实上,光脚不仅不会生病,对宝宝的健康还有着促进作用呢!今天蛋蛋妈就来和你们说说这事,让家里的老人也能听得懂……
2020-06-114309
昨天夜里,轩轩突然肚子疼,吃药依然不见好转,半夜我和她爸爸带她去医院挂急诊,最后留在医院输液。在陪伴轩轩的过程中,突然听到一句哭喊:“医生,快救救我的孩子!”一位年轻妈妈抱着大约一岁多的孩子冲到医生面前。远远看去,孩子面色有些苍白,医生赶紧呼叫其他医生开始紧急手术。这位妈妈早已经被吓得站不住了,她跪在地上,不停的念叨:“会没事的,孩子,你一定会没事的,都是妈妈的错,你一定要醒过来。”不一会,孩子的爸爸爷爷奶奶都赶过来了。抢救将近一个小时,医生走出来,面色沉重的说:“请节哀,我们尽力了,孩子颅内出血,已错过最佳抢救时间。”“医生,我求求你再看看他,他就是昨天上午睡觉不小心掉下床了,当时只是头擦破皮,怎么会这么严重呢?”孩子妈妈紧紧抓住医生袖子说。一大家子难以接受这个晴天霹雳,一时间撕心裂肺的哭声响彻整个医院。所有人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这一家人,谁也没有想到孩子一次坠床竟走了……
2020-06-112806
昨天随意翻看朋友圈,无意间看到晨晨妈妈发了状态,“不知道说了多少次,还是改不掉吃小手的坏毛病,真的是无语了。”下面放了一张三岁多女儿晨晨躲在沙发一个角落吃小手的照片,表情似乎有些不太开心。晨晨是一个比较乖巧的小女孩,我女儿小米乐最喜欢跟她玩。之前每次带着小米乐跟晨晨一起玩的时候,好像并没有看到过晨晨吃小手。但是从晨晨妈妈的状态和照片看,可以感觉到晨晨妈妈对女儿吃手的行为十分厌烦。从照片上晨晨不太开心的表情,也能猜到晨晨已经感受到了妈妈厌烦的情绪。但孩子吃手真的是个坏毛病吗?其实不一定……
2020-06-113691
除了巧克力,现在的零食数不胜数,一点儿不给孩子吃,老实说并不不现实。但大家也知道,零食大多没什么营养,多吃不但影响孩子吃正餐,还有害健康。孩子的零食应该怎么吃呢?关键有三点:适量、适合、适时。适量孩子饮食的关键是适量,而不是禁止。完全禁止,往往会适得其反,一旦有机会,孩子很可能会一口气吃过量。我外甥女小时候从来不被允许吃冷饮,长大之后对冰淇淋的热爱近乎疯狂,每年都得因为吃冷饮到肠胃炎进几次医院。给孩子“尝一尝”的机会,控制好量,比因噎废食、全盘禁止好得多。一小把坚果、一小杯酸奶、一块巧克力、半个苹果、几颗草莓,对孩子来说刚刚好,既补充了营养,也不至于吃饱影响了正餐。需要注意的是,不要指望孩子自觉,规则最初的建立,一定是基于家长的规定,家长规定得越明确,越严肃,孩子遵守得越好……
2020-06-102102
最近,有同事孩子的幼儿园突然发出一则紧急通知,要求所有学生的直系亲属亲自到现场签属一份《幼儿防溺水通知书》,可惜,这样的提醒是身边一个活生生的孩子用自己幼小的生命换来的。前几天,一则预防溺水的新闻冲上热搜,是广西某县城一连两个孩子溺水,教育局急了,放出大招:谁能提供玩水学生线索(说白了就是举报“野泳”),最高奖励500元!对于县城或者乡下来说,500元真可谓是重金了,足见教育局预防学生溺水的决心。百度热榜第10名:夏天是溺水高发期,每年各大学校都会做防溺水的宣传,可每年依旧有学生心存侥幸心理。其实别说孩子了,就算是成年人,警惕性也没高到哪里去,照样有不听劝的,照样有守在孩子身边孩子依旧溺亡的。比如下面这个令人揪心的监控视频里就能看到,妈妈一直低头看手机,对孩子就在自己眼前溺亡的全经过毫不知情……
2020-06-022496
包茎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,只有病理性包茎才需要割包皮。几乎所有的健康男宝都是包茎的情况,男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,就有包茎现象,包皮内表面与阴茎头是融合的,随着宝宝逐渐发育,包皮内表面和阴茎头会逐渐分离。若宝宝出生时还有轻度粘结,就是生理性包茎了。但这种情况,多数宝宝在5岁之前会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,结合生殖器的发育和包皮的自行上翻,大部分男宝宝的阴茎头部会慢慢露出,多数是露出部分。所以不用急于切除包皮,可以先观察。3岁前,什么也不用做,正常清洗阴茎外部就行。若宝宝3~4岁后,包皮还是翻不上去的话……
2020-06-022735
天气热,拿小纱布遮遮凉不管是在小区还是公园,总是经常见到这一幕,我看见了甚是着急,但咱也不能挨个跟人家去说啊。为什么有的人习惯把小被巾盖在婴儿车上呢,其实也不难想:阳光这么毒,宝宝皮肤这么嫩,别晒伤了,帮孩子遮遮凉;万一宝宝睡着了,还能给宝宝挡挡风,别回头着凉了;现在疫情还并没有完全结束,这样做,“隔离空间”也就自动生成了;还可以防蚊虫叮咬。但,实际可不是这样,小小一个动作,存在很大的隐患。很多人也许不解,一条薄薄的小被巾,如此多用,能有多危险……
2020-05-304302
前两天,局长发布了关于食补的文章后,在后台收到了很多妈妈的留言,其中不少妈妈对宝宝缺钙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焦虑,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:我家娃天天补钙,怎么还缺钙?补钙的重要性不用局长多说,相信很多妈妈都知道。在宝宝的体格发育过程中,需要足够量的钙质来维持宝宝骨骼、牙齿、神经系统的发育。如果在发育过程中缺钙严重,宝宝的骨骼发育就会受到影响,导致佝偻病的产生……
2020-05-222792
会员请微信扫码登陆,即可浏览所有VIP文章!
请 使 用 手 机 微信
扫一扫 二维码 支付